【撞柱而亡真的能死吗】为什么意外死亡是大凶
秦可卿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撞柱而亡真的能死吗,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判词旁边是一副画,画上撞柱而亡真的能死吗: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根据曹雪芹的原本原意,秦可卿是应该上吊而亡,可是现行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中秦可卿是突然病死的。
荣府中人刚闻得秦可卿之死,是什么表现呢?“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说明秦可卿的死作为贾家人都认为很疑心,死的突然又奇怪。
“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撞柱而亡真的能死吗他也触柱而亡。此事可罕,合族中人也都称赞。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殓殡,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中之登仙阁。”
《红楼梦》中秦可卿有两个叫上名的丫环,一个瑞珠,一个宝珠。两个丫环在全书中寥寥数笔而已,连《金陵十二钗》的副副册都无法进入,她们在贾家轻如鸿毛。
《金陵十二钗》之梦蝶 耘耘众生 人像作品
为什么瑞珠要触柱而亡?
真的感恩秦可卿,连命也不要了?
“此事可罕”的罕见在哪里?
瑞珠是突然死的, “触柱而亡”一般是冤情难抒,含愤而死。当时的女性自杀一般是悬梁自尽、跳井投湖或者喝毒药等,一般人基本不可能使用如此激烈的行为了结自己。那么瑞珠紧随秦可卿而死,有什么隐情吗?
“秦可卿丧天香楼,编辑用史笔也”。
这是脂砚斋在第十三回中的批语,明确秦可卿是因丑事败露,而在天香楼自杀的。
根据脂砚斋的各种批语中可以得出秦可卿在天香楼与贾珍发生了一些不伦之事,曹雪芹是写完整了的,但是脂砚斋认为不好,不应该写进去,所以要求曹雪芹删掉,曹雪芹也删掉了,但是删掉后总有一些痕迹没处理干净。
在19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情中就是丫环瑞珠因到天香楼给秦可卿送衣服撞破了贾珍和秦可卿的不伦之事。后来贾珍出来看见了她,秦可卿的去世使得瑞珠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一个弱小女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又能够逃往何处呢?
贾珍能放过她吗,倒不如一死了之,这就是瑞珠触柱而死背后的一个隐情。
《金陵十二钗》之梦蝶 耘耘众生 人像作品
另外一说是,如果贾珍已经和秦可卿发生了关系,作为秦可卿的丫环,会不会首先知道呢?瞒得过她们吗?
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主人可以剥夺丫环的一切,所以丫环对主人的任何事都不能多问多想,嘴巴要严实。但是贾珍在秦可卿死后怕别人不知道撞柱而亡真的能死吗他和秦可卿有染一样,伤心大哭、大排场葬礼,动用一切资源为秦可卿送葬。
果真是秦可卿的背景太强大?秦可卿一死贾家就没有靠山了?也要跟着倒塌?所以贾珍如此伤心?
但是与瑞珠何干呢?瑞珠害怕什么呢?贾府失势了丫环们依然可以做别府的丫环,甚至还可以回家,但是主人们的下场与之前却是天壤之别。
瑞珠的死是引人怀疑。用最惨烈的“触柱而死”,表明秦可卿是冤死的。瑞珠一走,带走了宁国府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归于沉寂。
瑞珠选择触柱而亡,宝珠在瑞珠死后提出主动去为秦可卿守灵铁槛寺。
两人都与秦可卿的感情很好吗?
曹雪芹没有交代。两人对待秦可卿上,既没有如袭人服侍宝玉那样的细心,也没有如紫鹃服侍黛玉那样的用心,更没有如平儿服侍王熙凤那样的忠心。
为何两人却如此选择?
只能说明是害怕。一是怕贾珍对以前事的打击报复,二是怕隐藏在秦可卿身上的重重谜团,随着秦可卿死后,两人也不得善终,所以选择了自绝。